毛家村大坝是开发以礼河梯级水电站设计的第一坝,位于乌蒙山麓距会泽县城西7.5公里的竹园村。高坝为粘土心墙土坝。坝顶高82.5m,顶宽8m,顶长467m,是世界第二、亚洲第一大土坝。大坝将以礼河上游切断,形成多年调节水库,总库容5.53亿m³,是以礼河梯级水...[详细]
中国疆域南北跨度大,地势西高东低,人口众多,与其他国家相比,中国的水情主要有六个特点: (1)水资源相对短缺 中国水资源总量 2.8 万亿立方米,居世界第六位,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 2100立方米,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28%;平均每公顷耕...[详细]
庄有恭(1713-1767年),字容可,号滋圃,番禺(今属广州)人。乾隆四年(1739年),被钦点为状元。庄有恭勤政爱民,自1752年出任江苏巡抚开始,白天会见官员,晚上批改文书,常至深夜,可谓殚精竭虑。庄有恭还是一位非常难得的治水人才,他为官大部分时间...[详细]
苏轼(公元1037—1101年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四川眉山市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、政治家。 公元1077年,黄河决澶州曹村,洪水包围徐州城,时任徐州知州的苏轼领导军民抵御洪水,增筑城墙、修建黄河木岸工程。公元1089年,苏轼任杭州太守期...[详细]
潘季驯(公元1521—1595年),字时良,号印川,浙江湖州市人,明代著名水利学家,历任工部尚书、总理河道都御史等职。 潘季驯在嘉靖、万历年间曾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,负责治理黄河、运河长达十余年。总理河道期间,他一改明代前期“下游分流...[详细]
河南省地处中原,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,自古以来就是水旱灾害频发的重灾区。同时具有长旱骤涝,涝后又旱,旱涝交错,旱涝灾害范围广等显著特点。从气候上看,河南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。降雨受东南季风影响,年际变化大,为全国3个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之一...[详细]
据2008年编制完成的《河南省水资源评价》(水文系列1956-2000年)成果,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03.53 亿立方米,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02.66亿立方米,地下水资源量为196.00 亿立方米,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 95.13 亿立方米。河南 省海河、黄河...[详细]
河南林县(现林州市)曾是一个十年九旱、水源奇缺的贫困县。据县志记载,从明正统元年 (公元1436年)到新中国成立的514年间,林县曾发生的自然灾害达100多次,大旱绝收30多次,其中有过连年大旱,河水干涸,庄稼颗粒无收,以至于发生过人吃人的惨剧。全县...[详细]